<差點流浪街頭的我,被好心的民宿夫婦收留在客廳,這就是我在派第一夜的落腳處>
<好心收留我的民宿女主人>
<民宿男主人外冷內熱>
<2007年最後一夜的派>
<派除夕夜街道上的兒童音樂表演>
<派的唯一一家西點麵包店,很多老外喜歡光顧>
<這是我在派吃的第一道食物,麻糬,十五泰銖>
<派除夕夜小鎮內某學校操場的服裝秀>
<隔天,我才發現,原來昨晚服裝秀的地點其實是一所學校的操場>
<派河邊的除夕天燈體驗>
永遠也忘不了,當我在2007年12月31日那一天,生平初次抵達派的那一晚,我差點因無地方可投宿而流浪派的街頭。
從清邁搭了四小時的車子,一下車,見到眼前超級熱鬧的夜市景象,差點嚇壞了原本期待遺世獨立小鎮的我。
我原本以為,像PAI這種以客運轉運站起家,鳥不生蛋的偏遠小鎮,就算是過新年,也應該不會有甚麼觀光客的。
即便是聖誕新年假期的旺季,來自歐美的外國觀光客,大多停留在曼谷、清邁、華欣、普吉島等著名景點,像派這種需要往返泰國多次後才會想要光顧的小鎮,基本上應該是冷門的。
但眼前磨肩擦踵的夜市人潮,狠狠的推翻了我一廂情願的天真想法。
夜市中,除了泰文之外,說北京話的遊客也不少。
彷彿在新年除夕的這一天,全泰北甚至中國雲南的遊客全都集中到PAI這裡來了。
結果,待我一抵達派,連續問了好幾間民宿都告客滿之後,憂心自己今晚無地方可落腳之外,我也徹底明白,這個在我眼底是個小小鎮的派,卻是全泰國近年來相當熱門的觀光景點。
連續找了兩小時的落腳處,處處客滿的派令我幾乎絕望了。
沒有地方住沒關係,幾個小時撐一下就過去了,但令我憂心的卻是派的天氣問題。
派這個山城小鎮白天氣候溫暖,和清邁相仿,但一到晚上,氣溫驟降,十幾度的天氣讓我實在沒有信心在外頭露宿一晚。
特別是我準備的衣物並非很充足。
晚上七點多,就在我幾乎要絕望的當時,我來到了一家民宿。
民宿的女老闆告訴我,今晚的房間都客滿了,不過明天以後就有房間可以入住。
就在我再度失望之餘,女老闆看了我一下,然後緩緩開口。
這麼晚了,加上今天又是除夕,鎮上的房間應該都客滿了。如果妳不介意睡我們家客廳的話,妳今晚可以住在我們家客廳中。
我一聽,開心的不得了。
連忙道謝。
女老闆連忙去告訴她的老公這件事情。
民宿老闆看起來有點嚴肅,不過看得出來人很好,才一轉眼,客廳內就已經出現了許多的棉被。
女老闆告訴我,十二月的派入夜之後就會變得很冷,要記得多蓋幾條棉被。
就這樣,我在這位好心的民宿夫婦中度過了生平在派的第一天,同時也是2007年的最後一夜。
確定今晚終於有了落腳地,把行李放下之後我隨即外出覓食。
派是個小地方,主要道路就那麼一條。
適逢除夕,大街上宛如中國的農曆新年,好不熱鬧。
大街上有小朋友的音樂表演,一旁的學校操場正在舉行泰國傳統服裝表演,路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小攤販以及唯一的一家麵包店。
由於天冷,食物都以熱食為主,幾乎攤攤都冒著熱氣。
我隨意買了點東西吃,一種用葉子包裹起來的鹹麻糬,味道和口感像極了九份的芋頭麻糬。
隨意打發掉晚餐之後,我信步來到美麗的PAI河邊。
原本黑黑暗暗的河岸,打上許多美麗又羅曼的小燈。
一抬頭,一盞又一盞的天燈飄浮在幽暗天空的那頭。
原來泰國人也有放天燈的習慣。v
我遠望眼前接近夢幻的美麗景觀,深受感動。
眼前的一對年輕情侶正在施放天燈,好奇的我就近參觀。
原本只是想要拍張照片,沒想到對方卻熱情的要我親自體驗一下拿天燈的感覺,並親切的主動幫我拍照。
於是,意外又驚喜的我,就這樣獻出了我的第一次天燈體驗。
不曾在台灣體驗過天燈的我,卻在距離曼谷幾千公里遺世獨立的小鎮上,體驗了我生平的第一次天燈。
我獨自坐在河岸,望著在天頂上的繁星以及夜空中緩緩飄上空的天燈,心裡頭好不感動。
接近午夜時分,街道上的人潮也漸漸散了。
在沁涼的星空下,我獨自散步回到民宿。
除夕午夜時分,民宿老闆夫婦的客廳外聚集了好多客人,大家用著我聽不懂的泰文聊天喝酒,好不熱鬧。
簡單梳洗過後,我也準備睡覺了。
躺在客廳內的我,身上蓋著好多條的厚重棉被。
擔心我晚上天冷著涼,老闆娘搬了五六條的棉被和毛毯過來。
獨自躺在地舖上,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我,望著眼前陌生的黑暗客廳,聽著屋外熱鬧的談話聲,以及午夜時分慶祝新年到的鞭炮聲。
此起彼落的鞭炮聲,以及民宿家中的熱鬧聲,和身影孤單的我形成強烈的對比。重重的,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靈。
久住台北以及不過年的我,早已經忘了,這種令人懷念的過年味道以及鞭炮聲。
不知為何,我忽然有了種瘋狂的想法,以後每年的西洋新年,我一定要來到PAI報到。
重溫陌生卻慷慨親切的溫暖以及派河邊此起彼落的鞭炮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